Search


#新聞評析
#減壓型流通服務型態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

  • Share this:


#新聞評析
#減壓型流通服務型態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過剩品質」為榨乾日本宅配工作者的根源

長期以來,日本宅配與零售企業提供了超過消費者所需的服務品質,「過剩品質」導致這些行業的從業者嚴重過勞。以宅配業為例,日本政府調查發現,一年約有高達9萬人的勞動力是花在再宅配工作上,不僅導致嚴重的勞動力負荷,也降低了整體市場運作的效率。由於面臨到嚴重的勞力不足挑戰,這項問題在日本政府、企業與民間已開始受到重視,部分企業已著手採取改善措施,包括增加休息日、導入自動化輔助設備等,例如雅瑪多、佐川急便與日郵政共同引進的PUDO,就是以降低高重配率為首要目標,Panasonic與超商業者Lawson攜手推出的自動結帳與包裝設備Reji Robo,同樣意在降低一線銷售人員的工作負荷。

不僅是亞洲,歐美國家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德國物流巨擘DHL在其2016年物流趨勢報告中,便提出減壓型供應鏈(De-stressing the Supply Chain)概念。DHL認為,物流業者面臨速度、品質與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不僅大幅墊高營運成本與風險,也加重了對於環境造成的汙染程度。對此,DHL提出Synchromodality模式,藉由導入智慧運算、媒合與排程等技術,提供高彈性與最適化的物流服務組合,取代過去一味追求最快、最低價的服務狀態。

同樣地,目前我國消費者的許多便利服務事實上是建立在廣大流通從業人員的過勞狀態上,然而我國即將於2018年進入高齡化社會,甚至根據星展銀行研究指出,台灣未富先老的窘境將成為四小龍之首,未來我國各行業都會面臨到勞動力不足的挑戰,尤其是勞力密集度較高的物流與零售服務業,勢必將承受嚴重衝擊,透過技術設備導入與服務創新來因應這項挑戰,做到減壓型流通服務型態,將是不得不然的趨勢,也是未來我國服務科技研發、應用與導入的重要方向。

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145091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未來流通研究所」透過自行開發的產業數據洞察工具,追蹤全球零售、電商、物流、餐飲、旅遊、生活產業動態,挖掘新鮮有趣、具商業創新價值的情報分享給大家。
View all posts